中新社上海5月15日電 題:臺灣醫生在大陸勾勒出的“生命保護網”
  作者 李佳佳 韋柳
  “希望24熱線”是目前上海第一條預防自殺的24小時危機干預熱線。
  在浦東陸家嘴一幢高檔寫字樓的地下室里,臺灣心理醫生林昆輝開設在上海的“希望24熱線”的辦公地就在這裡。
  四間不大的辦公室,其中一間他用來處理日常事務,只擺了一張桌子和一個小沙發的房間略顯簡陋;用作接線室的房間設置了四個席位,裡面套了一個小間,供值大夜班的志願者休息用。休息室門口擺放微波爐的檯子上,整齊地放著志願者們各自的水杯,正如林昆輝所說,志願者們不僅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在這件事情上,連“喝水都要自己帶”。
  林昆輝,今年59歲,在臺灣經營著一家心理治療診所,他一口洪亮的臺灣腔,極富感染力,言語中充滿著對生活的熱情,可是工作中他所關註的卻是身體、心理和精神上有困擾,甚至出現自殺傾向的人群。
  五六年前,他應邀赴上海演講,希望瞭解大陸自殺防治的情況,得到的結果讓他大吃一驚:“中國人口占世界1/5,自殺人口占世界1/4”。在此前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《柳葉刀》上的論文稱,自殺已經成為中國年輕人中最為常見的死因。
  林昆輝告訴記者,所有具有自我傷害可能性的人都很特別,他們會有很多自己的社交群,“他們互相吸引,彼此講消極的話,越低越沉”,針對這一群體的特殊性,他想到,“如果有3萬人在那裡嘆氣,能不能有6萬人去慷慨激昂呢?”
  全上海都沒有一條預防自殺的24小時危機干預熱線,高自殺率、自殺人群的年輕化發展、預防機制的缺乏都讓他在思考這件事時,心裡“像蟲子在咬”。林昆輝說,“既然沒人做,那我就做一條(危機干預熱線)吧,當作送給上海的禮物。”
  “熱線開設第一周,300多個電話涌進來,40%由外省市打來,超過四成是在大半夜。”通過熱線救助的成功率至今幾乎是百分之百,但說起唯一的那次失敗個案仍然讓他一下子就眉頭緊蹙起來。
  從籌備到設立,林昆輝遇到的困難超過了他的想象。第一年對志願者做完培訓,因為沒有機構同意掛賈瘴薹ǹ擼賈氯碩劑魘Я恕:罄粗泄睦砦郎嵬餿悶渥魑煜碌墓嫦釒靠擼謔且磺寫油吩倮矗鈧張嘌島玫納杴酥校蛭種衷蛞倉渙糲鋁�200人,如今雖說只有百人的排班規模,但林昆輝已經相當滿意。
  提到熱線的未來,林昆輝有些激動,他希望能夠向民政部門申請成立基金會,接受社會的捐贈和監督。他說:“整個機制不能是只連在我一個人身上,這是不負責的”。
  自2012年下半年起,林昆輝便開始籌劃建立一個立足上海輻射全國的“生命保護網”,從吉林、北京、河北、河南、深圳等地招募志願者建立當地的熱線,組成一個志願者組織。
  開辦熱線以來,林昆輝聽到過太多不理解、甚至是懷疑的聲音。然而也獲得更多民眾的支持,記者採訪期間,正在值班接線,已年過半百的鮑先生略帶靦腆地告訴記者,他是退休後才系統學習的心理學,來做志願者“就是想把學到的東西回報社會。”(完)  (原標題:通訊:臺灣醫生在大陸勾勒出的“生命保護網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d71tdkv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